他们不肯顺从,也不记念你在他们中间所行的奇事,竟硬着颈项,居心悖逆,自立领袖,要回埃及他们为奴之地“(要回埃及他们为奴之地”是根据一些古卷和七十士译本;原文是“要在背叛中回他们为奴之地”。)。
但你是乐意饶恕人,有恩惠,有怜悯,不轻易发怒,有丰盛慈爱的神,并没有丢弃他们。他们虽然为自己铸了一头牛犊,说,这就是领你出埃及的神明,因而犯了亵渎的大罪,你还是有丰富的怜悯,不把他们丢弃在旷野。
白昼,云柱不离开他们,仍引导他们行路;黑夜,火柱仍照亮他们当行的路。你赐下你良善的灵教导他们,没有收回吗哪不给他们吃,仍赐水给他们解渴。在旷野四十年,你养育他们,他们一无所缺,衣服没有穿破,脚也没有肿。
~圣经和修版《尼希米记》 9:17-21

只要十一天就可以走完的旷野路,主却要他们走了40年。这是不容易让人接受的,如果从出埃及的第一天,当时的人就知道这个“荒谬”安排,可以想象他们可能会立即返回埃及去。然而,走过四十年以后,知道了这个真相时,以色列人不会由于这荒谬安排而愤怒,反而,他们理解了主的目的,因为四十年来,他们天天被主的慈爱和怜悯养育着,他们硬着颈项和居心悖逆,但却没有因此而叫主对他们的慈爱断绝。
倘若主没有延长旷野路,恐怕以色列人没有机会经历在爱中成长,而是在悖逆中死去。主来并不是要定世人的罪,如果是,祂不需要来,祂直接审判就更省事了。
因此,爱在很多人的眼中都在“荒废”时间,本来可以瞬间就解决的,却花了十来年。这看来荒废时间的过程是由于主用爱来养育祂的子民,使他们成长,最终不被定罪。
牧养就是这个愿意“荒废”四十年来陪伴一个人成长的历程,如果总是从解决问题来处理教会的牧养,那我们就无法领会主“荒废”四十年的用意。
要指出一个人的罪和不顺服是容易的,但要帮助一个人从悖逆走到顺服却不是凭几句教导和训话就解决,那是用爱和怜悯陪伴才促成的成长。
旷野四十年的背后,不是“荒废”时间,而是主甘心为我们“荒废”祂的时间来爱祂的子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