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
所以,不可丢弃你们无惧的心,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。你们必须忍耐,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,可以获得所应许的。
~圣经和修版《希伯来书》 10:35-36
“无惧的心”——有些译本翻译为“勇敢的心”,如果根据本段经文的上下文背景来理解,这是指信徒在不欢迎基督教的环境下对信仰忠诚,不会刻意隐瞒,甚至愿意公开自己作为信徒的身份。
这份勇敢,绝对不是口号式,是需要付上代价的,除了源于我们对主的信心,更多的是源于他的应许。
然而,这个过程可能不是愉快的,不受人所认可,被排斥的,甚至还会受到逼迫。唯有信徒相信这个应许,才能在如此煎熬的过程中忍耐。但忍耐是必然带来好结果的,因为这是主向那些忠诚信徒所应许的。
今天有不少身处对基督教不友善地方的信徒,有些人会鼓励身处这些危险地区的信徒要隐藏身份,或者做秘密信徒,又或者“处境化”地把信仰套在当地的主流宗教框架下。
我并不认为这样做就一定是不够信心的表现,有人会认为这是处境化,有人会说这是生存智慧等。信徒无疑可以在大环境下有智慧地生存,灵巧如蛇,又需要适当地在处境中活出信仰,但不管怎样,不可少的就是无惧的心。
希伯来书作者并非不体贴人在信仰受到威胁时的软弱,但作者鼓励信徒要首先忠诚,而不是妥协,因此,作者说我们的信要不坚持前进,要不就后退,但没有中间位置。
所以,有智慧地生存也好,处境化也好,“无惧的心”是我们信心的测量器,如果你是由于害怕为主做见证而隐藏信仰,或为了害怕被排斥而套用其他宗教术语来表达基督信仰,问题就不是智慧生存或处境化了,而是我们失去了无惧的心。希伯来书作者强调任何处境都不可丢弃这无惧的心,说的就是这个信念。